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伴随着政府一系列控制楼市的新政出台,沪上买房者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随着首付的提升和房贷利率的优惠取消,现在消费者买房的成本也在增加,根据美联物业近期针对300位潜在购房者进行的一项心理调查显示,新政出台后,近4成购房者推迟了置业计划,其中改善型购房者的购房计划因为新政出台影响最大。
首次置业者:再看看,再等等
代表观点:伴随着政府一系列新政的出台,目前一些楼盘已经从"不差钱”到悄悄开始打折,我们不妨再看看,等待房价进一步下跌。
"再等等,再看看……”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回答。有意思的是,在2月底前的一项有关房价会涨会跌的调查中,大部分购房者都表示后市继续看好房价继续高涨。
"现在政府控制了二套房贷和三套房贷的发放,很明显就是在打击炒房。”一位本来想在今年买房的白领的回答说出了很多人的想法,"现在就是开发商和我们买房者在比耐心,看谁先沉不住气,反正房价近期不会再涨,我们也宁愿再等等看。”
事实上,面对政府一系列整治炒房的"组合拳”下来,很多开发商已经开始主动打出了"打折牌”。比如恒大此前就因为打出旗下楼盘八五折的优惠举措已经引起行业的哗然,而在今年的"五一”房展会上,也有某龙头房企在房展会上打出了大幅优惠,而在现场一些开发商也坦言:"预计房价的短期调整已经不可避免,现在我仍然选择观望,房产新政的作用可能再过半个月就会显现。”
开发商口中的半个月期限还未到,目前上海周边一些新开的楼盘已经顶不住压力,开始暗地里偷偷变相打折,比如"保利叶”上海二期房源的售价还没最终确定,但若在开盘当日购买,最高可以在总价基础上减3万元。"绿地公园壹品”的均价为16000元/平方米。不过,据售楼处工作人员介绍,对于最近购房的客户,一律可以享受较大幅度的折扣优惠,根据房型和楼层,单价可降至14000-15000元/平方米,几乎是原价基础上打了9折。对于全额付款的客户,还可以享受"折上折”,再抵扣2%的房款。
即使面对难得一见的打折盛况,目前买房者还是选择了不为所动继续观望的态度。记者在一家售楼处看到,正在与销售人员洽谈的买房者也不多,偌大的售楼大厅稀稀落落坐着几个人。"主要是去年房价上涨的太快,目前即使打折,我们还是觉得太高。”一位购房者表示,只有把房价的泡沫真正挤掉,他们才会出手购房。
改善型购房者:不买了,买不起
代表观点:本来今年还想换套大点的房子,但现在房价可能下跌,而且首付提高了一成,利率优惠也没了,在这种情况下,买房的成本再次提升,估计又买不起了!
相比较首次置业者,受新政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改善型购房者,除了首付提升一成外,利率的变化也让购房的成本大大提升,一位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职员以30年期50万元等额本息为记者进行了如下计算:如果首套房按照7折利率计算的话,每月还款金额为2433.43元,总共还款876033.69元;而如果以30年期50万元等额本息贷款购买二套房,按照相关要求,上浮10%后,基准利率是6.534%,每月还本付息是3170.21元,总共还款1141276.08元。也就是说,贷款同样的金额,第二套房要比首套房多付265242.39元。如果首套房为8折利率,贷款期限为20年,则第二套房要比首套房多付12万元利息。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改善型住房者表示,自己原来是和父母一起居住,婚后想买套大房子独立生活,但目前被认定为"二套房”后,首付追加了一成,往往就会多了一笔10多万元的首付房款,由于短期内难以筹措到这笔资金,只能被迫推迟了购房计划。而银行方面也表示,新政出台后,本市房贷业务开始减少,虽说从表面看上去咨询的市民并不未缩减,然而真正办理房贷的客户量却少了很多。
在采访中,一些购房者还向记者反应,在信贷收紧的情况下,贷款审批程序也更加严格,如购买的房屋房龄较长也可能贷款被拒。因而,改善型购房者更希望信贷放松。
投资客:转向商业房产
代表观点:房贷新政出台后,住宅、商铺、写字楼的杠杆效应被同化了。而商铺不在二套房贷新政的界定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好的商铺、写字楼的租赁回报会比普通住宅更大。
在新政实施后,不少原来的炒房团成员纷纷开始撤离。据了解,目前一些投资客开始将资金转向商业地产,他们特别青睐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觉得升值空间更大。一些温州、台州等地的客户,还专程来到杭州入驻酒店投资,因为要买商铺的人多,需要排队。
有关于投资商业房产,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最近发表了一番言论:"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针对住宅市场,商业和写字楼市场不会受到影响。”这或许也成为了一个信号,一些嗅觉敏锐的民间资金,已经开始另觅新战场。
也有一些投资客依然选择观望,美联物业上海区总经理李志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房贷新政对投资性购房需求的遏制作用十分明显。不过,目前楼市中的投资者普遍都已经历过前几次楼市调控的磨练,他们认为,一旦市场出现恐慌性抛盘的情况,那么楼市必将急速向下,所以短期内他们也会采取观望态度,不会大面积抛盘,市场买卖双方的博弈将不可避免。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