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杭州湾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政策动态 >> 新闻详情

房产大佬新年感言 绿城宋卫平:自助者,天助

杭州湾写字楼网    来源:        浏览:

2011年的史上最严厉调控,将众多开发商拖入了泥潭。杭州大多数房企基本上处于被打懵的状态,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销售遇冷,艰难度日,成为行业常态。

新年伊始,房地产形势依旧严峻。如何调整自己,适应市场,度过寒冬,是所有开发商共同思考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事情。

绿城和滨江是杭州房产界的两面大旗,它们的一举一动,常常会成为市场的风向标。近日,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亲自为《绿城集团报年会特刊》撰写刊首寄语《自助者,天助》,文中指出,2012年绿城会有很多变化,将会更多地涉足代建、保障房、服务产品的创新升级、多元化发展等。

滨江房产集团董事长戚金兴,也在近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访问,畅谈了其对2012年大势的研判,以及滨江今年的战略方针。戚金兴表示,稳健趋于保守,将是滨江房产今年的主基调。

谋变,是这两位老总在新的一年里的共同心声。

自助者,天助

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

又是岁末,回望整理,百感交集。

2011,我们经历了一场痛苦的蜕变。年初以发展为基调,到下半年转为以生存为基本任务。

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种种不足在水落石出,而优点也在一一呈现;

我们可以听到,外界质疑、揣测不断,而理解、肯定之声也同时传来;

我们可以感受到,逆境里,新员工意志高远,老员工尤显坚韧。

2011,我们最该反省之处,是管理层对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调控"烈”度缺乏预判,导致公司在面对房地产业严厉调控时十分被动。回过头来想,和所有的产业一样,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房地产业当然也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一日千里。面对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纷繁复杂的难点,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复杂性,此时对房地产进行深度调控,也在情理之中。遗憾的是我们没有预料到,调控的影响是如此深远。

2011,我们再应该反省的,是我们的能力,距精纯和超群还有很大距离。队伍仍欠缺历练和战力,短板多多。我们还不是一支非常职业化的队伍。

2011,我们还应该反省,我们的视野不够宽广和高远。在此前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在埋头钻研,而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追求创新和多元化方面,做得不够多。

2011,我们也深深庆幸,寒冬中绿城仍收获很多温暖。这些温暖,值得我们铭记。

感谢所有绿城人,坚守信念,披荆斩棘,团结向前;

感谢那些不顾流言蜚语鼎力支持绿城的业主,给予了那么多的鼓励和支持。其中有一位银桂花园的业主对我说,得知绿城有困难,他虽能力有限,但愿拿出一两千万来帮忙。这样的情义,难道不是我们绿城人振作、努力的最大理由?

感谢与我们长期合作、不离不弃的伙伴:施工单位、供应商、项目合作者……风雨同舟,理解无价;

感谢各地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尤其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

感谢关注绿城的社会各界,尤其是媒体朋友,无论褒贬,都是绿城进步的动力。

2012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漫长而艰辛,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调整自己,将这一年的首要目标锁定在:力求生存。

2012,绿城会有很多变化,购地开发、商品房开发、中高端等词汇,会在我们的话题中淡化许多,我们谈的更多的,将是轻资产、代建、保障房、服务产品的创新升级、多元化;

2012,我们要有很多"不变”和坚持,我们对人类的文明进程和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信心不变;对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不变;以感恩心态去合作的信念不变;对产品精致、完美的追求不变;为客户尽心竭力服务的理念不变。还有,坚持我们企业的基本文化价值理念不变,走正道、尽人力、听天命……

2012,为了生存,我们首先要靠自己,靠3万同仁的辛劳勤勉;

2012,盼望这许许多多年来的许许多多绿城朋友们,在我们的生存之年,信任我们,帮助我们,一如既往。

稳健应对"倒春寒”的考验

滨江房产集团董事长戚金兴

2011年下半年,楼盘之间出现激烈比拼,价格下降,楼市真正进入冬季。但就像杭州的天气一样,真正难过的并不是冬天,而是春天,因为春天有"倒春寒”,有"梅雨天”,对于市场来说,是更大的考验。

2012年,我认为楼市的调控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动,只会在内部有微调。这种微调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相关产业发展、就业等对房地产行业回暖的需求,而带来的一些政策上的变化。比如银行对房贷政策的局部放开,但应该会有相应的政策跟进,比如房产税。

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会在今年上半年有很明显的体现,但这轮调控不可能这么快结束,指望下半年行情就会回升,是不现实的。在我个人看来,楼市调控会成为一种常态,是持久的,而不是阶段性的。作为房企,应该做好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

2011年,滨江的日子不能说太难过,也不能说太好过。房地产深度调控之下,几乎所有的房企都会受到冲击,滨江也不例外,所以不能说太好过。但滨江之前几年的发展都比较稳健,企业的资产也非常不错,还能获得银行、股东、业主各个层面的支持,所以说日子还不算太难过。

对于滨江集团来说,2012年的战略可以概括为三句话:高调做生物医药,重点做产业基金,稳健趋于保守地做房地产。我们在2011年的一个大动作,就是成立了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并且在去年11月底,融到了第一笔6亿元的资金。我们的日程安排是在春节前后募集到20亿元,到2012年年底争取超过50亿元。

中国的开发商一向是"既做爹来又做娘”,又是拿地,又做开发,还做销售,这肯定是不适应行业发展的。滨江致力于做上市企业中真正做到投资和经营分开的公司,我们今后的一个大方向是做基金代建,利用滨江专业开发的能力,为基金投资项目做开发,这样既可以保证基金的安全,又可以保证盈利能力和产品品质。

而在房地产开发上,2012年,我们会把步子迈小一些。滨江在房地产领域的发展步伐,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从2002年到2008年,是完全进攻型,只要有机会就拿地,做大规模;上市之后,是稳中有进,在总体稳健的基础上,看准机会再适时进攻;2011年,是稳健发展,2011年除了收购了一块土地,代建了四个项目之外,滨江在杭州主城区都没有出手拿地;而2012年,我们确定的基调是稳健保守型。原则上先把手头的项目先做好,除非有非常合适的项目,才会出手拿地。

体现在具体的项目操作上,我们会分三种思路。一是已经上市的在售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和销售力度;二是还没开盘的项目,适当放慢脚步;三是还没动工的项目,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适度延缓开发。通过这三步,实现2012年的平稳过渡。总体来说,滨江2012年没有土地款的支付需求,日子会过得轻松一些。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