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这几天的街头巷尾,低碳是时髦的流行词。有些老百姓问:"低碳,是不是就是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
答案:"不完全是!”
昨天,做客本报"民意大参考走进两会”栏目的杭州市环保局局长朱党其、杭州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中心主任张束空给出了不一样的低碳环保概念。
民意代表们也抛出了一个个既贴近民生又很尖锐的问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年增加,为什么杭州的天空依旧灰蒙蒙?北大桥整治已告一段落,为什么橡胶厂还不搬迁?垃圾不分类,可不可以重罚……
空气指标年年好
天空为何依旧灰蒙蒙
追黑烟车的老人王鸿声昨天追到了"民意大参考”现场,这回他提出的疑问是:"天气预报里预报的空气质量是越来越好,优良天数达到300多天,但为什么杭州的天空仍然灰蒙蒙?”
"杭州空气质量一天比一天好,这是毋庸置疑的。”朱党其现场上起了专业课,"天是灰色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因为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建设扬尘、生活污染等。我们监测空气质量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标准,其中颗粒物国标是监测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而造成天空灰蒙蒙的颗粒物更细小,汽车尾气排放是其重要来源。”
如今,高污染车已不允许开上高架、开进绕城高速,公交车每年都在淘汰"黑烟车”,出租车也开始申请小排量的款型,这些都将进一步改善杭州的大气环境。
每天吃的蔬菜
也该检测一下重金属含量
我们曾多次报道市民自发种菜,废弃的建筑工地、矿山山脚、马路边的绿化带,只要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场所,都种上了各种蔬菜。
昨天,提前一小时赶到现场的民意代表金德意,问了一个关于种菜的重磅炸弹:"我住在半山,这里的土壤因为周边工厂的缘故,大多重金属超标。但不少居民很喜欢自己种菜,不仅自己吃,还拿去卖。重金属吃进肚子里会有害健康,这事能管一管吗?”
杭州市环保局局长朱党其很认同金德意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关注,目前对于工厂搬迁后的土地污染和修复问题也已列入环保议程,对工厂地块的土地监测我们会尤为看重。”环保局已对北大桥地区的杭华油墨厂完成了土地治理和修复,之后将陆续对蓝孔雀化纤厂、新华造纸厂等进行土地监测和治理。
朱党其也很赞同金德意提出的"土地严重污染地区不种菜、改种苗木”的建议,这样既可美化环境,也不用担心蔬菜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
"目前,杭州市仅对农贸市场里的蔬菜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今后,有必要检测蔬菜的重金属含量。”
倡导低碳生活
大家都来当"环保圣斗士”
这几天的两会,人人都谈低碳。来听听环保局长口中的低碳概念。
朱党其先给低碳来了个概括——就是要控制二氧化碳,结束全球气候变暖的恶劣局面。
涉及到环保,有以下这些"动作”。"一是生产,对高污染企业进行控制。项目审批要严格把关。去年环保就否决了206个项目,主要是用电、燃煤等能耗大、污染重的项目。今年审批将更严格。”
"二是生活,要倡导低碳生活,不能让低碳流于形式。环保今年就有一个'环保圣斗士’的倡导活动,号召'少用一度电,少开一次车’。”
"三要做好减排。今年的硬任务就是COD与二氧化硫减排。企业,特别是萧山、富阳的企业要通过各种渠道,如技术改造、降低能耗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工作一做好,比老百姓少开一天车,低碳的效果不知道要好上几千几万倍呢。”
今年底
杭州40%的区域推广垃圾分类
前段时间,杭州就垃圾分类向市民征求意见。昨天就有民意代表提问:"杭州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大规模开展垃圾分类?”
这问到了杭州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中心主任张束空的心上。"近两年,杭州市区生活垃圾清运量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如果不实施垃圾分类,明后年就将接近处理极限能力,也就是说,杭州将会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这项工作是时候做了,做好了,对后期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每一个环节都有好处。”
不过,张束空也预见到,开展这项工作会很难,将面临很多问题。
春节后,杭州将有32个小区率先开始垃圾分类的试点,近期这些小区就将公示,并将对这些试点小区的社区干部进行培训,希望他们能带动小区居民。
"我们有个初步打算,争取到今年年底,把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到杭州40%的区域。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居住区,今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共场所等都将陆续推行垃圾分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