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杭州湾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特色小镇产业园 >> 新闻详情

杭州市下城区商贸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07年-2011年)

杭州湾写字楼网    来源:杭州(武林)中央商务区        浏览:

   商贸中心建设是下城区的立区之本。根据城市发展规律,单中心集中式城市结构必然向多中心开敞式结构过渡。未来五年,下城如何在多中心竞争中继续保持商贸中心的龙头地位,引领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示范作用,成为游憩购物天堂的核心区块和长三角商贸流通的典范,是我区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南精北快”战略,制定本规划。

   一、商贸中心发展现状分析

   (一)从武林商圈的演变历程看下城商贸的走向

   90年代起,随着城市交通中心的迁移、现代商业形态的崛起以及消费市场潮流的转变,武林广场集中了杭州大厦、百货大楼、银泰百货等大型商场,共同组成了杭州影响力最大的黄金销售圈,连续十四年保持了两位数递增的局面,三家巨头销售收入进入全国前十位,人均创利税、单位面积效益、增长速度均列全国同行首位,牢牢占据了全市商贸零售业的霸主地位,成为全省时尚消费的集聚地。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北端西湖文化广场与南端嘉里中心的建成,辅以东西两侧的中国丝绸城和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区,商贸核心武林商圈的能量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对于确立下城区城市商贸中心的地位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商贸经济成为下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

   2006年,下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1.06亿元,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85.86亿元。限额以上商贸销售收入达1506.47亿元,占杭州市的32%,居全市各区县首位。第三产业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6.24%,其中商贸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41.09%;下城区区域实现税收70.68亿元,其中商贸业对税收的贡献比重达到61.83%,商贸业年纳税超亿元的经济单元达3家,纳税额超千万的经济单元则多达20家以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武林商圈引入了3890个国际国内的知名品牌,其中国际顶级品牌358个,武林商圈已经成为浙江省品牌最为密集的商圈。
   随着沃尔玛、嘉里中心等具有极高含金量商贸项目的成功引入,将我区商贸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成为引领杭州品质生活的时尚产业。

   (三)当前商贸中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北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部分业态品质欠精,资源利用效益不高。
   ——居住人口密集,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交通、停车等设施滞后,影响消费升级。
   此外,随着地铁建设和武林商圈周边部分项目的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心区域的环境,出现消费人流走向的调整。

   (四)商贸中心发展面临的竞争与机遇分析

   1.竞争分析

   ——多个城区将商贸作为重点,城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随着铁路、高速公路和空运的日益完善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消费市场竞争由小区域竞争向大区域竞争转变。
   ——杭州市行政中心的迁移,城市的商气、人流将面临新的分配和调整。

   2.机遇分析

   ——杭州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促进商贸与物流业升级,打造游憩购物天堂”提到了战略性的高度。政策的支持、资源的集聚,将为我区提升商贸业品质,打造商贸中心提供良好的保障。
   ——长三角区域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商贸业成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产业,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商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武林广场是未来杭州地铁网的核心交会地,规划日客流将达50万人以上,外来消费者占70%以上,通过地下通道连接几大百货商场,直接联通武林广场地下商场,武林商圈将形成地上、地下立体式商业中心。

   二、商贸中心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杭州市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的战略部署,站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的高度,充分体现下城区"南精北快”的发展战略以及构筑"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会展中心”的战略目标,全面促进商贸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将下城区商贸中心建设成为业态构成合理、商贸品质优异、三大(聚集、辐射、示范)功能明显的长三角商贸流通典范、浙江省的商贸中心、杭州市游憩购物天堂的核心区块。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