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杭州湾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政策动态 >> 新闻详情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杭州蓄势待发!

杭州湾写字楼网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

导读: 作为创新活力之城,如今的杭州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立下了“军令状”:创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加强全球人才计划,推进科技金融结合,为创业创新打造一个无所不包的平台,激发一江春水的全新经济活力。

   代表委员名片

   章晓钫市人大代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吴华锋市人大代表、杭州畅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朱军岷市政协委员、杭州金星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崇中市政协委员、杭州好好开车科技有限公司CEO
   楼未市政协委员、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管理部部门总经理
   杨敏市政协委员、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建培育省市级特色小镇4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35家、国家级孵化器30家;全市人才总量达215万人,全社会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提升至3.1%左右……过去五年,杭州交出了一张满意的成绩单,创新发展水平居全国城市前列,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十大创业城市”。

   作为创新活力之城,如今的杭州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立下了"军令状”:创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加强全球人才计划,推进科技金融结合,为创业创新打造一个无所不包的平台,激发一江春水的全新经济活力。

   而这也是本届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他们纷纷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杭州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出谋划策”。

   以科技厚植"互联网+”
   创新基石

   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杭州已有相当好的产业基础,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

   章晓钫说,以物联网产业为例,杭州物联网产业企业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全市从事物联网相关业务的企业达200多家。围绕杭州市"一号工程”建设要求,到2020年全市物联网企业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1800亿元目标。

   "2016年,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项目,中国电信智慧双创物联网示范基地已落户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杭州电信正全力推进NB-IoT网络建设,为今后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提供优质的物联网连接基础。”章晓钫说。

   传统服装批发市场聚集地——四季青就是"互联网+”的受益者,如今这里已然成为"互联网+”的一个新爆发点。

   "市场+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成为我们创业创新的新模式,以智能互联产业为代表的智慧信息产业园区的重要支撑。”吴华锋介绍,园区建立了独立的网上交易平台为入驻的电商提供交易服务,从之前的单一传统批发模式进化形成双向传统模式+电商模式的立体经营规划。目前网上平台注册商家已近5万家,每年直接或间接带动商圈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50亿人民币。

   章晓钫认为,杭州总体处于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前沿,但与加快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标准和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演进,应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到智慧城市应用建设中,加速驱动"新型智慧城市”标杆的打造。

   以人才国际化
   实现最优创新生态

   打造世界名城的目标,赋予了杭州新的时代使命。

   "这意味着创新创业环境不错的杭州,将承担更多经济国际化的责任,提供国际化样板的同时,也要让世界听到杭州的声音。”朱军岷认为,着力打造国际化的城市,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还是要有国际化的人才。

   有数据显示,去年杭州人才净流入量在全国排名第一,甩开其他城市一大截。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去年杭州制定出台"人才意见22条”,新增"国千”人才19名、"省千”人才54名。

   同时,近5年来我国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就业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杭州已成为对海归人才吸引力上升最快的城市之一。

   "但对标硅谷、中关村、深圳,杭州仍缺少'高、精、尖’的国际化人才。”何崇中认为,杭州缺少具全球影响力的先锋企业集群,缺少像华为、腾讯、百度、联想等一批所在领域世界前列的科技先锋企业集群,无法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国际化人才集聚。

   对此,朱军岷也表示,目前杭州引进国际化人才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准入标准和鼓励政策。"鼓励企业聘用国际化的人才的各项措施比较少,许多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引进国际化人才的成本高。”

   他建议,杭州应大力引进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并给予重点扶持和持续关注。

   "除了引进国际化人才,杭州还应注重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建立'本土人才国际化’培育机制。”杨敏说,杭州可以根据产业发展和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鼓励高等院校加强与境外著名高校开展项目合作、学科互补培养高校人才。

   以金融力量
   做大做强创新平台

   杭州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一直离不开资本的"输血”,这也得益于杭州对良好营商环境和政商关系的构建。现在,杭州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政策,把创新创业推向一个新高潮。

   在政府2017年的工作重点中提到,今年杭州将大力支持私募金融和创新基金健康发展,推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化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并设立杭州市跨境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推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争创国家投贷联动试点城市。

   楼未对此感同身受,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五年来,运用信托、基金、担保、租赁、资产证券化等多种金融服务手段,投、贷、租、保联动,助推杭州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我们与国内外优秀的投资管理机构合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杭州实体产业。截至2016年底,累计投资子基金项目30个,引进国内外优秀投资管理机构22家,投资金额超过200亿元,主要投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等行业。”楼未说。

   同时,为更好地构建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代表委员们认为,杭州还应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成立金融服务联合会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集聚银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及创投公司等机构,落实国际化金融服务。(原标题: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杭州蓄势待发!记者:凌怡、郭峰)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