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一般而言,刚性需求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吃穿住行需求。就楼市的"刚性需求”观点而言,它的基础支撑点,则是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城市适婚年龄人口在不断增加,一些居民的住房也需要升级换代。由此,在关于中国楼市走向的激辩中,首次置业需求、改善居住条件需求、动拆迁需求以及子女教育等种种刚性需求,一直是楼市看多者的立论所在。
然而,楼价步入跌途、交易量愈发萎缩的事实,却说明我国楼市的这种刚性需求并不"坚硬”,似乎还具有很大弹性。
其实,真正能支撑楼市的是有效的刚性需求,它反映了居民对住房的需要,同时还必须建立在足够的经济支付能力基础之上。
首先,楼市的刚性需求目前无法"刚”起来,最重要的原因是高高在上的房价日渐脱离了人们的支付能力。全国瞩目的深圳楼市在数月下跌之后,"十一”期间举办的秋季住房交易会仍然惨淡收场。深圳大学金融研究所国世平教授调研后发现,深圳房价均价3000元/平方米时,有支付力的刚性需求是100%;当均价为8000元/平方米时,有25%的刚性需求退出市场,价格支撑为75%左右;而当均价涨到14000元/平方米时,又有25%的需求退出市场,有支付力的刚性需求只剩下50%了。
当房价涨幅大大高于收入增长,市场承接力开始出现断层,有效的需求基数逐渐缩小,房价下调便成为趋势。按照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人居中心的标准,一个地区房价收入比超过7以后,就会被认为是"房价最难承受地区”。
而我国大部分城市目前的房价收入比都要高于7,北京内城区达到38.2,上海内环为34.1,深圳福田区为28.7。可以说,当居民只能望房兴叹时,刚性需求又被更具刚性的支付能力不足所抵消。
其次,高房价虽然是城市繁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