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从2007年到2009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严峻形势令住宅开发面临相当的困境,而商业地产则被认为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避风港湾。2009年大的动荡以及种种不可知因素依然可能存在,商业地产的需求在短期内必定面临着挑战,但从更远来看危机会带来更多的机遇,谁把握了机遇就会掌握未来。
一、商业地产新的机遇和挑战
1、住宅市场遇冷商业地产预热
在楼市住宅开发陷入低迷期时,商业地产迎来了发展转机。受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导致目前单纯投资住宅开发利润下滑和风险增加,是开发商们转投商业地产的一大原因,是为通过持有商业物业和商业运营实现商业地产本身之外更大的商业价值,从而降低风险和增加利润。开发商成功持有的这种示范效应,同时带动了民间资本对商业地产的投资热。本土的开发商也正逐步调整住宅与商业物业的开发比例,以期平衡收入分配。然而,大部分本土开发商都是商业方面的新手,他们期待与基金、与有相关经验和工作轨迹的职业经理人合作成立合资企业。
投资商们寻求的是商业物业上稳定的投资回报,而持有型物业有着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收益相对稳定并且长期化,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和化解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三是更加容易成为投资机构旗下众多资产中的优质资产。商业地产,在一些开发商未来几年发展战略书上已经标记为重点。如2008年12月份,世茂股份重组正式完成。这样一来,世茂商业项目开发将由原来的"分家而治”变成为"拧成一股合力”。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对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现在也流露出兴趣。曾在上海收购翠湖天地等高档住宅的英国地产开发及投资公司高富诺,又新成立了6亿美元基金,下一个重点投资目标转为了大陆的购物中心;不久前,黑石集团在上海浦东成立商业管理公司,意图大力进军商业地产。
2、"救市”政策或利好商业地产
2008年,国际投资机构和银行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对中国投资的承诺无法得以实现;住宅市场也急剧萎缩。尽管目前商业地产存在不少困难,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趋势没有变,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预期仍然没有改变。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08中国商业地产专家报告》强调:国家业已出台的救市措施力度非常,其中建设保障性
编辑: